1月28日上午,河南(nan)省十四屆人(ren)大二(er)次會議開幕,省長王凱作(zuo)政(zheng)府工作(zuo)報告。
報(bao)告提(ti)到,在過去的一年,河(he)南召開全省文(wen)(wen)(wen)旅(lv)文(wen)(wen)(wen)創發展大(da)會,中華文(wen)(wen)(wen)明探源、考(kao)古中國等重大(da)課題取得(de)階段(duan)性成(cheng)果,文(wen)(wen)(wen)博熱(re)、非(fei)遺熱(re)、詩詞熱(re)持(chi)續升溫,洛(luo)陽文(wen)(wen)(wen)旅(lv)火爆“出圈(quan)”、躋身“頂流”。仰韶(shao)村、二里(li)頭(tou)國家考(kao)古遺址公園(yuan)開園(yuan),建(jian)成(cheng)城市書房、文(wen)(wen)(wen)化驛(yi)站等新(xin)型(xing)公共文(wen)(wen)(wen)化空間3012個。
哪些重點文旅工作和(he)發展規劃(hua)寫進了2024河南(nan)省政(zheng)府工作報告(gao)?一起來看(kan)!
挖掘文旅消費潛力
2024年重點工作安排中,省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“促進消費擴容提質轉型”時,特別強調“挖掘文旅消費潛力”,并進行了具體安排。
加快文(wen)旅文(wen)創(chuang)融合,把“行走(zou)河南(nan)·讀(du)懂(dong)中國(guo)”打造成為高識別度、高傳播度、高美譽度的(de)國(guo)際知名文(wen)旅品牌,力(li)爭游(you)客(ke)接待量突破10億(yi)人次、綜合收入(ru)突破1萬億(yi)元。
深入推動甲骨文保護整理、文創開發,將殷墟甲骨文打造(zao)成為(wei)中華文化新地標、中原文旅新名片。
推動國家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建設,加快漢魏故城遺址博物館和雙槐樹、北宋東京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,統籌推進世界級大遺址保護走廊和國家級博物館群建設,打造中華文明連綿不斷的探源地、實證地和體驗地。
推進文旅資源整合,圍繞黃帝故里、老家河南、天下黃河、華夏古都、中(zhong)(zhong)國功夫等中(zhong)(zhong)華文化IP,建設10條具有國際(ji)范、中(zhong)(zhong)國味(wei)、中(zhong)(zhong)原(yuan)韻的(de)精品線路(lu)。
運用數字技術賦能文物保護修復和綜合利用,打造(zao)尋跡洛(luo)神賦、問道函谷關等(deng)沉浸式(shi)、體驗式(shi)、互動式(shi)展示項目,提升文旅產業的時尚(shang)度、吸引力。
支持洛陽打造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
在統籌區域協調發展,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工作中,省政府工作報告在“提升中心城市區域帶動力”方面,指出要支持洛陽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,提升創(chuang)新能(neng)力、開放水(shui)平,做強先進制造業,充分(fen)發揮獨特的(de)歷史文化(hua)資(zi)源優(you)勢,打造傳承中華文化(hua)的(de)世(shi)界(jie)級(ji)旅(lv)游(you)目的(de)地。
持續傳承發展優秀文化
在“保障改善民生”部分,省政府工作(zuo)報告提出,“持續(xu)傳承發(fa)展優(you)秀文(wen)化”,主要聚焦(jiao)以(yi)下(xia)方面(mian):
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弘揚焦裕祿精神、紅旗渠精神、大別山精神,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。
深入實施“非遺點亮計劃”,推進仰韶(shao)文化遺址(zhi)、瓷窯遺址(zhi)申遺工(gong)作。
豐富群眾文化生活,開展“舞臺(tai)藝術送基層(ceng)”等文化惠民活動30萬(wan)場以(yi)上。
繁榮文(wen)化(hua)創作生產,推出一批精品力(li)作。
建成投用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間100個,加快建設書香河南。